烟酒店行业现状 - 白酒销售额同比下滑超过80%,九成以上门店受重创 [2] - 烟酒店商业模式依赖企事业单位团购订单,占比50%-70%,零售仅占20%-30% [3] - 高端白酒受影响最严重,茅台、五粮液等品牌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延长至70天以上 [6][7] - 行业普遍主动去库存,部分选择抛售50%库存或亏本清仓 [7] 商业模式冲击 - 政策直接打破"关系型"商业根基,核心团购业务消失导致零售无法覆盖成本 [5] - 烟酒店被迫从"服务商"转型为单纯"零售店",面临现金流紧张和经营风险上升 [5][7] - 禁酒令与禁烟令叠加效应显著,百元以上大单占比从70%降至近乎消失 [9] 便利店行业挑战 - 日均客流量同比下降15%,午间和傍晚黄金时段客流锐减 [13] - 单客购买件数从3.9件降至2.8件,冲动消费减少导致客单价持续下滑 [13][14] - 消费行为转向"任务式"购物,价格敏感度提升削弱连带销售机会 [14] 竞争格局变化 - 零食折扣店、会员制仓储超市、即时零售平台分别从价格、品质、便利性维度分流便利店客流 [18] - 便利店沦为"应急场景补充",客流与客单价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19][20] - 行业红利消失,精细化运营成为生存关键,需通过降本增效或业态嫁接转型 [23][24][26] 转型策略 - 烟酒店引入零食、百货、粮油等品类,削减30%白酒货架,向高频社区店转型 [31] - 便利店通过面积收缩(如120平减至80平)或增加快递代收等社区服务提升客流 [26] - 高线城市优质商圈需升级品牌调性,强化体验与社交属性以应对竞争 [30] 行业趋势 - 零售行业告别信息差和渠道优势时代,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2] - 成功依赖精细化运营、市场洞察及持续调整能力,无单一解决方案 [31][32]
禁酒令后的便利店
36氪·2025-07-05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