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半年千亿房企仅剩4家,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加码,7月楼市或延续弱复苏走势
华夏时报·2025-07-05 11:09

楼市半年考表现 - 1-6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千亿房企数量从6家减少至4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绿城中国1221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1][2] -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增加2家至46家,中国金茂、越秀地产、建发房产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10.8%、19.6%[1][2] - 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4.8个百分点),TOP20城市土地出让金占全国超65%[1][4]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40%,二线城市贡献率47.8%(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3] -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4%,广州增16%,深圳低基数下增超30%,杭州、成都分别增6.0%、4.9%[3] - 上海5000万+豪宅网签518套达去年同期2倍,融创上海壹号院年内销售额破170亿元[3] 房企战略调整动向 - 保利发展以899亿元新增货值居首,绿城中国831亿元、中国金茂749亿元分列二三位[4] - 龙湖集团在高能级城市获取4幅地块,滨江集团在杭州斩获16宗地[4] - 民企拿地占比提升9个百分点,央企占比升3个百分点,地方国企占比降16个百分点[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上半年170个省市出台超340条政策,中央层面聚焦去库存、扩需求、新模式和化风险[2] - 国务院会议提出"多管齐下稳定预期",预计下半年将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6] - 广州拟推"商转公贷款"政策,触发阈值设定为公积金个贷率75%-90%区间[7] 产品与行业趋势 - "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房企需通过产品创新匹配刚需/刚改群体需求[7] - 行业向"高质量投资、精细化运营"转型,土地市场修复将传导至新房供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