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减产情况 - 万凯新材计划减产PET产能60万吨,占总产能20% [1] - 行业集中减产涉及产能336万吨,占总产能16.3%,预计开工率从88.75%下滑至75% [1] - 华润化学减产66万吨(总产能20%),三房巷累计停产100万吨,逸盛石化减产110万吨(海南75万吨+大化35万吨) [4] 供需格局 - 2024年全球PET原生需求同比增长8.2%,国内需求862万吨(+14%),出口585万吨(+28.4%) [3] - 2024年国内新增产能417万吨,总产能达2043万吨(+28%),产量1556万吨(+18.8%) [3] -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260万吨(仪征化纤50万吨+三房巷150万吨+富海集团60万吨) [8] 企业盈利与市场表现 - 2022年行业高景气:万凯新材净利润9.55亿元,华润材料8.24亿元(+90.52%),三房巷8.18亿元 [7] - 2024年全行业亏损:万凯新材亏3亿元,华润材料亏5.7亿元,三房巷亏4.87亿元 [7] - 2025年6月聚酯瓶片价差222元/吨(历史低位),减产未提振股价,万凯新材收盘跌2.47% [2][8] 行业竞争与扩产背景 - 中国PET产能占全球近50%,CR4产能1549万吨(集中度80%+) [7] - 扩产主因系2020-2022年需求激增,企业为抢占市场提升业绩 [5] - 2022年后产能爆发致开工率下降,加工差低位徘徊,市场呈现量增价减特征 [7][8] 价格走势分析 - 减产短期收紧供应,但三季度新增产能+季节性需求波动仍是关键变量 [8] - 三季度或现价格阶段性冲高(成本反弹+旺季需求共振),四季度可能加速探底(产能释放+需求转淡) [8]
化工这一细分领域“反内卷”,万凯新材、逸盛石化等企业主动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