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5%关税逼近,日本被特朗普逼到墙角,万亿美债会变成反击筹码?
搜狐财经·2025-07-06 13:54

"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 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标志着美国财政政策进入新阶段 [1] - 法案核心目的之一是缓解因关税上调带来的经济压力 通过企业减税和财政开支扩大刺激经济 [1] - 为弥补财政缺口 特朗普政府选择加征关税 同时配套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作为风险缓冲工具 [1]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 - 特朗普计划向170多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通知函 启用"极限施压"策略争取谈判优势 [1] - 理想结果是达成协议同时保持关税壁垒 例如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而美国商品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 [1] - 关税通知并非终极目的 旨在迫使日韩、欧盟、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作出妥协 [3] 印度的报复性关税措施 - 印度向世贸组织递交通报文件 计划对美国部分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回应美方贸易保护主义 [5] - 印度与美国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难以达成一致 印度不愿降低对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的关税 [5] - 农业和乳制品是印度的"红线" 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印度试图以报复性关税迫使美国让步 [5] 日本的强硬立场 - 特朗普扬言对日本加征30%至35%关税 日本自民党领导人誓言捍卫国家利益 [9] - 美日贸易谈判主要争执点为汽车和农业议题 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命脉 25%关税对日车产业造成重大压力 [9] - 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进口美国大米 触动日本政府敏感神经 日本是美国最大海外投资来源国并持有大量美债 [9] 欧盟和韩国的应对措施 - 欧盟和韩国已做好准备 若未能在7月9日前完成谈判 可能采取更激烈应对措施 [10] - 局面超出特朗普团队预期 谈判成败取决于各方实力和意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