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刘元春、张军、连平、陆挺最新发声!
搜狐财经·2025-07-06 15:38

2025中国宏观经济年中论坛核心观点 - 中国宏观经济在内外多重挑战中实现稳定增长,但供需失衡矛盾突出,需在短期稳需求与长期改革之间寻求平衡,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 刘元春观点 - 当前世界处于深刻变革阶段,传统宏观研究模式难以有效指导当下经济发展,需突破传统范式限制[3] - 研究中国经济需深入剖析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行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高度关注"新三驾马车"——基础研发、产业升级和科创金融[5] - 宏观经济治理需增加"统筹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新维度,将治理"内卷化"竞争作为政策重点[5] - 当前宏观经济首要关切点是持续低迷的价格水平,供给侧冲击扮演关键角色,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近90%,但企业利润率降至历史低点[5] - 破解低价与"内卷"现象需全面启动微观治理,政策思路应转变为"政府主导、行业协同、企业落实"新模式[6] 张军观点 - "十五五"时期将面临更大挑战和不确定性,需稳步提升国内需求,稳市场、稳预期、扩投资是关键[8][10] - 激发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需推动政府发展理念和职能变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10] - 释放消费潜力需在分配领域深化改革,改革工资形成机制,推动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尽快定型社会保障机制[10] - 不能忽视供给侧问题,需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11] 连平观点 - 下半年外部环境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复杂交织,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结构性机遇和挑战[13] - "三个确定":世界经济复苏压力显著增大,关税驱动美国通胀反弹,多重因素推动美元继续走弱[15] - "三个不确定":对等关税谈判悬念留存,美联储降息何时重启仍存变数,地缘政治风险多点共振前景难料[15] - 中国需坚持"以我为主"、强化战略定力,凭借经济韧性、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等保持稳中有进态势[15] 陆挺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总体不错,但下半年增速下行压力显著加大,通缩风险加大[17] - 挑战包括:出口形势严峻,房地产市场尚未真正出清,清理产能过剩力度加大,通缩压力仍在[19] - 政策需多管齐下应对挑战,房地产领域需推进保交楼、企业破产出清等,消费方面需推进社保改革[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