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立体化严打财务造假 证监系统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证券日报·2025-07-07 00:08
财务造假监管强化 - 监管部门自2022年7月5日以来开出165张财务造假罚单,罚没金额合计37亿元 [1] - 涉及72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负责人,28家中介机构,东旭集团案罚单金额最高达17亿元 [2] - 监管覆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看门人"及"帮凶",实施全链条追责 [2] 民事追偿机制完善 - 紫晶存储案中4家中介机构先行赔付投资者10.86亿元 [4] - 美尚生态、金通灵启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并取得进展 [4] - 证监会推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优化投资者维权成本与效率 [4][5] 刑事司法协同升级 - 最高检2023年发布财务造假犯罪案件解答及3件中介机构犯罪典型案例 [5] - 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发布8宗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 [5] - 公安部公布5起上市公司犯罪案例,其中4起涉及财务造假 [5] 中介机构责任压实 - 2023年1月发布新规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及利益捆绑的监管 [2] - 最高检典型案例警示中介组织需依法履职,强化"看门人"责任 [5] - 华东政法大学指出第三方配合造假将受更严厉处罚 [2] 制度优化方向 - 需加快出台证券犯罪量刑指导意见,细化财务造假罪构成要件 [6] - 建议建立跨部门情报共享平台提升执法效率 [6] - 法院需压缩诉讼时间、降低维权成本以提升投资者实际获赔金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