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与数字技术 - 城乡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命题,数字技术为其提供全新思路,抖音作为"数字加速器"打破城乡信息壁垒,推动要素双向流动[1][10] - 广东11个典型案例构建"335模式",为城乡融合提供可复制框架,涵盖电商助农、文旅共振等五大领域[1][11] - 数字平台通过连接能力、普惠属性和创新动能,重塑城乡关系,实现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转变[10][11] 新电商推动农业转型 - 茂名荔枝通过抖音电商实现"单品突破",2023年电商销售额达23.46亿元,形成"兴趣电商+产销直连+名人效应"模式[2][34] - 广州花卉构建"1+1+N"产业集群,2024年交易额达150亿元,出口覆盖80多国,实现供应链协同化与柔性化[2][49][52] - 新电商缩短经济链路、延长价值链路、打通要素循环,推动农产品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2][56] 新文旅促进文化纽带 - 潮汕英歌舞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79亿次,带动粤东四市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1509.54万人次[3][37] - 叠滘龙舟成为现象级IP,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125.14万人次[3][51] - 数字平台通过文化破壁、体验转换、精神黏合,推动文旅资源向体验经济转化[3][27] 新商家推动产业革新 - 东莞制鞋企业"东莞佩佩"通过直播转型自主品牌,月均销量数万双[4][24] - 东莞潮玩产业2023年产值近200亿元,粤式老牌"民信老铺"相关视频播放量达69亿[4][24] - 数字平台助力商家形塑新质化行业心智、打造集群化产业生态[4][28] 新人才与形象重塑 - "银发新农人"雷芳借直播拓展海鲜销路,返乡青年黄棋峰让农特产直连全国市场[5][29] - 陈丽容用"英语+方言"短视频打破"农村=落后"认知,带动年轻人返乡[6][29] - 数字平台构建"数字市集",实现从"人的数字化"到"人的现代化"转变[5][32] 城乡融合机制创新 - 抖音通过电商、文旅、商家、人才、形象五大路径推动城乡融合,形成"三维赋能、三位一体、五频共振"模式[29][30][31][32] - "三维叠加"赋能体系涵盖人才、资金与文化,产生"人才带资金、文化引人才、资金育文化"乘数效应[30] - "三位一体"驱动模型包括主体激活、场景再造和链路重塑,实现要素高效流动[31]
2025年数字平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案例集-以抖音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为例-华南理工大学
搜狐财经·2025-07-07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