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千禾味业因"千禾0"商标营销策略被指误导消费者,陷入信任危机,导致股价下跌市值蒸发近10亿元 [1][10] - 公司2024年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15%至8.31亿元 [4][19] - 行业新规将禁止使用"零添加"等宣传用语,公司核心营销优势面临挑战 [23][24] - 公司完成60万吨产能扩建,总产能翻倍至120万吨,但行业同质化严重使扩产成为豪赌 [26][27][28] 公司发展历程 - 1996年创立时主营焦糖色添加剂业务,2001年转型调味品生产 [14] - 2016年上市时营收7.71亿元,2021年增至19.25亿元,5年增长1.5倍 [15] - 2022年借海天"双标门"事件实现业绩跃升,2023年营收32.07亿元,两年净利润增长1.4倍 [16][17] - 2023年扣非净利润5.30亿元首次超过中炬高新成为行业第二 [18] 营销争议事件 - 检测报告显示"御藏本酿380天酱油"含0.011mg/kg镉元素,引发消费者对"零添加"的质疑 [6] - 公司解释"0"为注册商标,产品配料符合国家标准但未直接回应镉元素来源 [7] - 通过放大"0"标识和商标注册策略强化"零添加"暗示,被消费者认为存在误导 [8][9] 产能扩建情况 - 2023年通过定增募集8亿元用于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 [3][26] - 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占地近千亩,实现大型智能化发酵罐技术突破 [26][27] - 产能从2022年底的约60万吨扩增至120万吨 [27] 行业竞争态势 - 海天味业、李锦记等竞品纷纷推出零添加产品,行业同质化严重 [22] - 有机酱油、减盐产品等新品类不断涌现 [22] - 新食品安全标准将禁止"零添加"宣传,过渡期2年 [23][24] 管理层应对 - 创始人伍超群承认舆情对品牌造成伤害,预计恢复期10-12个月 [4][10] - 当前重点为品牌修复、产品开发和销售网点建设 [28] - 缺乏对"零添加"概念的明确定义和危机应对预案 [5][22]
伍超群“零添加”营销翻车市值已蒸发10亿 千禾味业净利失速豪赌60万吨新增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