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密集释放“反内卷”信号,新能源产业怎么走?
36氪·2025-07-07 08:11

政策信号与行业现状 - 中央密集释放整治无序竞争政策信号,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1]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深陷"内卷式"竞争,光伏组件价格低至每瓦六毛多,百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屡创新低 [1] - 光伏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投资额超8000亿元 [2] 行业分析与机构观点 - 中央对光伏行业困境重视程度提高,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 [3]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负增长,2023年全体居民周均有酬劳动时间较2018年增加13.9小时 [3] - 本轮"反内卷"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市场有序竞争 [3] 行业应对措施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预计7月产量降至45GW左右 [5] - 硅料头部企业探讨"以大收小"整合方案,大全能源表示积极支持并参与解决行业问题 [5] - 光伏产业链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线,头部企业减产契合政策导向,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5] 行业前景与预测 - 高盛下调全球光伏行业产能出清拐点预期至2026年下半年,2025年6-12月全球光伏组件需求将下降40%,中国市场同比下行57% [7]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为531-583GW,其中国内新增装机215-255GW,6-12月国内新增装机量范围在17GW-57GW [8] - 2025年下半年全球月均需求预估仅为34GW,多晶硅与玻璃环节将面临严重过剩压力,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同比下降55% [8] 政策影响与项目收益率 - 两份政策文件将压缩工商业新增光伏项目收益率,预计30–40%的项目将低于8% IRR门槛 [9] - 高成本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但完全出清需持续到2026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