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超过去年同期的30家 [1]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规模达1067.14亿港元,超2024年全年876.77亿港元,位居全球榜首 [1] - 截至7月6日港股IPO排队企业超过210家,其中超40家为A股上市公司 [7] 行业分布特征 - 科技、消费、高端制造类企业构成此轮IPO主力,包含AI、机器人、创新药等硬科技领域 [6][10] - 新消费企业如蜜雪集团、布鲁克、沪上阿姨上市首日股价涨超40%,蜜雪集团累计涨幅达154% [10] - 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港股18A章特殊通道加速上市,维昇药业成为2025年首家港股上市创新药企 [13][24] 上市路径分析 - 企业采用四种典型IPO模式:直接首发、A+H、A股转港股、介绍上市 [6] - 美的集团H股2024年9月上市募资306.68亿港元,带动A股龙头赴港示范效应 [15][16] - 地平线2024年10月港股首发募资54亿港元,成为年内最大科技IPO [17]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科企专线"5月推出,支持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23] - AH股溢价收窄及港股流动性改善吸引企业,国际资本认购提供全球信用背书 [18][2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全年80只新股募资2000亿港元,25只为"A+H"架构 [26] 国际资本动向 - 欧美、中东长线基金及主权基金积极参与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认购 [6] - 97%新股获超额认购,零售消费行业以2228倍超额认购倍数居首 [30] - 创新药企从美股转向港股趋势明显,映恩生物等案例引发赚钱效应 [29][30] 代表性企业案例 - 宁德时代成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海天味业、恒瑞医药进入全球前十 [26] - 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同日上市,分别代表"悦己经济""高端服务"等消费方向 [8] - 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青心意创等科技企业通过IPO加速技术融资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