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参会调研 | 晋景新能(01783.HK):掘金千亿电池回收蓝海,龙头合作生态成型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首批动力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集中退役高峰期[1] - 电池回收产业吸引众多企业目光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行业新战场 规范化回收率不足与千亿级市场潜力形成巨大张力[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2018年登陆香港主板上市 前身主要从事传统建筑施工业务 2022年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通过获取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牌照构建涵盖运输 出口及拆解的全套资质[3] - 正在建设香港环保园电池回收工厂 是香港首条也是唯一完整牌照的锂电池回收处理产线 占地9420平方米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 初期年处理量10000吨[3] - 通过全球化战略实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持有各地区政府牌照及多项国际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标准认证 回收网络延伸至28个国家 在关键市场建立77个服务节点[4] - 2025年4月收购新加坡Green Jade公司全部股权 通过全资子公司Supportive Recycling接入欧盟环保标准与循环经济政策体系[4] - 持续拓展合作生态 与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晶科储能 中天科技 中资环 邦普循环及华友钴业等企业在海外电池回收服务和网络构建方面达成深入合作[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同比激增92.3%至8.7亿港元 其中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服务业务贡献80%营收[5] - 归属股东净亏损从去年同期7890万港元大幅收窄至1570万港元[5] - 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 从去年同期-4010万港元增加至4480万港元[5] 市场竞争优势 - 在香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业务量占比超过90%[7] - 竞争优势体现在早期介入领域 配合香港政府构建完整回收体系 为法规制定及流程设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7] - 欧美市场战略优势体现在传统回收网络布局效率 海外网络体系相对完善且具备竞争力[8] - 在海外市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中获得广泛认可 报价策略和服务质量奠定良好市场口碑[8] - 成本结构具备竞争力 源于现有网络优化利用和全球范围内锁定核心电池客户 汽车制造商和储能用户等关键客户群体[9] 中国市场展望 -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 但竞争格局复杂且规范化进程仍在推进[10] - 目前实行白名单机制 工信部认定156家具备资质的正规企业负责电池拆解及金属冶炼[10] - 白名单体系外存在约18万家非正规回收企业 通过规避环保成本降低运营开支 以高价抢夺废旧电池货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