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如何变身“绿电印钞机”:低利率时代,保险耐心资本的另类投资之路
清洁能源投资与生态效益 - 中国人寿2017年出资80亿元投资"电投黄河(嘉兴)能源投资合伙企业"债转股基金,用于向青海黄河公司增资 [2] - 2019年中国人寿再次以90亿元股权投资领投青海黄河公司项目,匹配电力清洁能源产业长期性需求 [2] - 青海黄河公司所属黄河上游干流河段11座梯级水电站串联成"水电走廊",龙羊峡水电站提升下游灌溉保证率至80%,保障沿黄9省区13.4%的粮食供给安全 [3] - 海南州生态光伏园是全球最大光伏电站群,年日照时数超3000小时,光伏板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0% [6] - 光伏园区引入"光伏羊"除草,降低人工成本并为牧民创收 [6][9]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 - 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领域布局(能源、电力、交通等)匹配负债端长期稳定收益需求 [8] - 中国人寿2019年投资青海黄河公司获得稳定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拓展民生工程等投资边界 [10] - 股权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成为险资配置重点,权益与资本驱动时代需重视股权投资 [10] - 2018年中国人寿80亿元增资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2023年通过资产重组持股价值达152亿元 [11] - 险资通过另类投资直接对接国家重大项目,支持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等领域 [11] 行业挑战与建议 - 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落地方面面临未上市股权退出机制灵活性不足的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