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报告简化披露 - 两家头部信评机构拟从8月开始披露"一页纸"简化版信用评级报告,仅公开核心内容,全文需注册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会员才能浏览[1] - "一页纸"报告并非仅一页,而是2-3页的首页核心内容,包括主体评级结果、债项评级结果、评级时间等核心要素[2] - 完整评级报告约20页,包含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治理、财务数据等综合分析[2] 行业转型与影响 - 简化报告披露被视为评级行业从发行人付费向投资者付费模式转型的重要一步[1] - 监管正酝酿出台行动纲领,引导改变评级公司收入结构,提升投资者付费比例[4] - 投资者表示简化版报告对投资决策影响有限,因有募集说明书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可替代[2] 投资者反馈与需求 - 投资者愿意付费的前提是信评报告准确且能带来超额收益[1] - 信用评级区分度是影响投资者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城投债区分度不高,产业债仍需信评支撑[6] - 部分机构风控合规流程仍需外部评级报告支持[3] 商业模式演变 - 我国目前仍以发行人付费为主,但存在评级虚高、评级选购等问题[4] - 2020年永煤事件后,监管多次发文鼓励投资者付费模式[5] - 中债资信评估作为首家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公司于2010年成立[5] 业务多元化发展 - 评级机构在维持基础服务同时拓展非评级业务如信用数据库、估值服务等"第二增长曲线"[6] - 标普全球2022年市场财智业务收入38.11亿美元首次超过评级收入,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46.45亿美元[7] - 国内头部机构将信评报告全文与估值服务等整合在自建数据平台中[6] 行业监管方向 -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表示将加强评级行业自律管理,要求机构完善治理和评级技术体系[7] - 监管目标是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水平[7]
部分评级公司拟试水“一页纸”信评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7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