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家机构备战香港稳定币牌照,“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言之尚早
第一财经·2025-07-07 20:43

稳定币市场现状 - 稳定币以主权货币为锚定基础,是法币功能的延伸与扩散,无法颠覆现有货币体系[1][6]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金融管理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1] - 香港稳定币牌照预计仅发放个位数,目前有40多家企业准备提交申请,律所反馈还有几十家意向申请[1][2] - 申请机构主要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小型企业申请希望渺茫[1][2] 参与企业动态 - 已官宣申请的企业包括京东、渣打、圆币、蚂蚁国际、蚂蚁数科等[1][2] - 部分大型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招聘区块链人才备战牌照申请[2] - 部分小企业宣称进军稳定币领域更多是为了市值管理和短期炒作股价[3] 业务应用场景 - 跨境支付企业需要稳定币解决上下游客户的交易需求[3] - 大型互联网公司因紧迫感开始申请稳定币牌照[3] - 稳定币发行和流通是另一个主要应用场景[3] - 支付机构需要"链抽象"降低使用门槛以适应Web3环境[4] 行业技术要求 - 稳定币业务需要金融、科技、加密资产三方面知识储备[5] - 金融领域重点在合规性和对金融体系的理解[5] - 科技方面需关注产品设计和区块链技术接入[5] - 加密资产维度需探索资产管理增值服务以提升利润率[5] 市场影响评估 - 稳定币不会重构或颠覆国际货币体系[6] - 稳定币实际跨境支付总成本接近0.8%-1%,包括汇兑手续费、gas fee等[6][7] - 稳定币会扩大法币使用,增强对应法币地位,提高跨境支付效率[6]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依托香港先行先试[8] - 人民币稳定币应聚焦支付功能,尤其在跨境支付和区域合作场景[8] - 未来可与数字人民币协同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8] - 发展需关注实质内容与应用需求,避免过度超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