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2025-07-07 20:49

银行业经营压力 - 银行业整体净息差首次低于不良率,一季度净息差为1 43%,较去年四季度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上升0 01个百分点至1 51% [2][4] -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 33%、1 56%、1 37%、3 95%、1 58%,不良率分别为1 22%、1 23%、1 79%、1 76%、2 86% [4]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9家净息差低于不良率,包括1家国有大行、2家股份行和6家城农商行 [4] 净息差与不良率分析 - 净息差与不良率计算分母不同,前者为生息资产,后者为贷款总额,直接比较参考意义有限 [4][5] - 42家上市银行资产总额约314万亿元,生息资产规模约237万亿元,贷款总额约182万亿元,贷款占总资产和生息资产比例分别为六成和八成 [5] - 从存贷款盈利对信用成本的覆盖角度分析,净息差与不良贷款净生成率的比较更具参考性 [5] 盈利承压原因 - 一季度银行盈利低于预期主要受息差压力、债市波动拖累非息收入、个贷资产质量承压削弱拨备反哺作用影响 [6] - 息差下行原因包括贷款和债券重定价导致资产收益率下行、信贷需求偏弱导致新投放资产利率偏低、负债成本黏性较强 [6] - 58家A股和港股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 52%,连续5年下降,近3年均低于2% [7] 行业应对措施 - 银行业需在其他资产收益和非息业务上下功夫,多元化拓展利润来源 [1][8] - 银行应构建更稳健的收入结构,通过"加法"如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推动综合化经营,"减法"如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严控新增风险 [9] - 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拓展非息收入方面策略不同,中小银行需聚焦现有客户群和本地客户,协同联动信贷与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 [9] 未来趋势 - 银行净息差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继续下行,但整体仍将处于合理区间,监管部门将出台措施稳定息差水平 [7] - 5月降准降息和存款利率调整对银行息差短期影响正面,存款利率降幅大于LPR下调幅度体现监管对银行息差的呵护 [7] - 商业银行还需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及利息之外费用,压降存款隐性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