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与宏观经济分析 - 美国提出"对等关税"法案,对中国加征34%关税,随后中美双方关税迅速升级至125%,最终在90天内降至10% [4][5][6][7] -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根源在于国内需求旺盛与供应不足,而中国则面临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的镜像问题 [8][74][90] -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导致美国通过印钞满足需求,加剧贸易赤字与产业空心化 [95][101][106][108] 宏观经济逻辑与微观经验差异 - 宏观经济分析需考虑内生变量与一般均衡,不同于微观经济的外生变量假设 [50][51][55][56] - 国家债务约束取决于生产能力而非现金流,中国内需不足下债务可持续性高于美国 [26][27][39][41] - 美国债务依赖美元霸权,但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削弱美元输出机制,威胁债务可持续性 [42][44][156][158] 全球化与中美经济镜像关系 - 全球化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与收入差距扩大,引发逆全球化趋势 [112][116][123][124] - 中国需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如国有资产划转社保)提振内需,减少对外需依赖 [206][210][212][214] - 短期可依靠投资创造需求(如基建、地产救助),避免去产能引发的恶性循环 [218][220][226][259] 中国经济挑战与政策选择 - 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收入分配向投资者倾斜,居民消费占比仅45% [179][181][190][209] - 地产融资紧缩与期房交付风险抑制购房需求,需政策干预恢复开发商信用 [246][247][249][253] - A股与汇率反映消费信心不足,经济景气回升依赖投资政策落地 [264][266][267][269]
2025下半年,钱往哪里投?
搜狐财经·2025-07-07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