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回报创历史新高,主要受政策推动、保守现金回报传统、强劲现金流及充足现金储备支撑 [1][2] - 预计2025年总股息达3.0万亿元(同比+10%),回购达0.6万亿元(同比+35%)[1][2][12] - 国内机构对高收益股票需求达4万亿元,保险公司/养老金为主要需求方 [5][21] 现金回报与增长投资的协同关系 - 将6700余家中国公司分为"旧中国"(传统行业)和"新中国"(新经济行业)[3] - "旧中国"公司现金支出每增加10%用于股息/回购,估值平均提升14% [3] - "新中国"公司现金支出10%用于增长投资(资本开支、研发、并购),估值略增2% [3] - 2025年增长投资预计同比+1%(2024年为-5%),AI科技和私营部门分别占36%/44% [3] 现金回报的需求激增 - 低利率环境下现金回报策略(股息/回购)相较债券更具吸引力 [4] - 现金回报可拓宽资本来源并吸引收益导向型投资者 [4] 中国现金策略的资本利用 - 高盛构建"股东回报组合"包含30只股票,覆盖16个GICS行业组 [6] - 组合特征:日均成交额1.87亿美元,前瞻市盈率9.8倍,股东回报率5% [6] - 过去2年总回报43%(夏普比率1.6),跑赢MSCI中国指数11个百分点 [6] 政策推动下的高股息 - 2024年"九项措施"后监管强化股息要求,低股息公司被列为"ST" [11] - 2024年A/H/ADR市场合计股息2.7万亿元(+7%),1080家A股公司支付中期/特别股息达7000亿元(较2023年增4倍/3倍)[11] - DDM分析显示若A股股息支付率达亚洲/欧洲平均水平,估值或有15%/25%上行空间 [13] 回购规模扩大 - 2024年A股/离岸公司回购1600亿/3000亿元(同比+56%/+79%),近900家公司为5年来首次回购 [14] - 政策支持包括央行1330亿元回购再贷款计划及国资委1800亿元借款 [15] - 2025年预计总回购6000亿元(+35%),因低债务成本(年利率最高2.25%)和高股权成本(沪深300约10%)[15] 股息与回购的选择 - 传统行业/国企偏好股息,新经济行业偏好回购 [16] - 2024年40%派息公司同时回购,71%回购公司同时派息 [18] - 盈利稳定/估值低的公司倾向派息,高回购收益率公司往往净增债务 [19]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韩国通过优先股东回报、透明改革KPI等措施吸引外资流入 [20] 投资者偏好 - 保险公司/养老金2025年持股预计4.1万亿元,主要为高收益股票 [21] - 2024年国内高收益公募基金/ETF规模达4500亿元 [21] - H股高股息板块较A股折价至少20%,南向资金流入高股息股票占比33% [21] - 国企股息支付率提高10个百分点可为政府带来2200亿元现金(相当于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4%)[21]
现金回报 + 增长投资如何协同?高盛解析中国上市公司的 “钱袋子” 策略
智通财经·2025-07-07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