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免税店布局进展 - 武汉市内免税店于6月28日正式开业,由王府井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是全国新政后首家新开的市内免税店 [1][2] - 长沙、广州等地的市内免税店预计近期落地,长沙店位于王府井百货8楼,占地2000平方米,成都店选址仁恒置地广场 [1][3]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4年8月通知在8个新增城市各设1家市内免税店,此前已有6家分布在北上广等城市 [1] 经营模式与优势 - 武汉市内免税店面积超1800平方米,设置免税品区、有税品区和茶歇区,涵盖香化彩妆、3C数码等品类,目标客群为60日内离境旅客 [2] - 市内免税店选址城市核心商圈,如武汉武商MALL去年客流量超3200万人次,销售额破百亿,可联动餐饮、影院等消费场景 [2][3] - 相比机场免税店,市内店租金成本更低,哈尔滨机场免税店323平方米首年保底租金249万元,销售额提成19%,市内店无提成压力 [4]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8991亿元,免税市场占63.7%(5724亿元),入境游增长为市内免税店带来新机遇 [5] - 新政要求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转型为市内免税店,22座城市将市内店建设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培育计划,如成都推广"即买即退"离境退税 [6] - 武汉市内免税店设武汉礼物专柜,展售200余款荆楚特色商品,尝试将消费场景扩展至城市文旅体验,推动国潮商品国际化 [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中免已开业4家市内免税店,正推进北京、上海等店转型升级,并中标广州、深圳等6家新增城市经营权 [8] - 广百股份联合中国中免等设立广州免税品公司,王府井获长沙经营权,实现离岛、口岸、市内免税全覆盖 [8] - 当前市内免税店仅允许销售19类常规商品,高端品牌入驻意愿低,需通过政策放开和模式创新提升品类丰富度 [8][9] 未来发展方向 - 政策鼓励国产商品通过免税渠道出海,武汉店计划联动旅行社、航司拓展客群,打造旅游新地标 [7][8] - 专家建议优化国产商品退税机制,逐步丰富免税市场"中国元素",提升与国际旅游吸引力、航班密度的协同效应 [9][10]
市内免税店掀起“上新潮” 游客出行增添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