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好
经济日报·2025-07-08 07:25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我国低空经济已形成全面布局,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从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障 [1] - 企业创新生态活跃,载人航空器研发到低空服务应用均取得突破,形成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 [1] - 市场应用多元化,新兴领域同步拓展,北京、广州等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 [1] - 6月以来广东、湖北、天津等省市上线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加速行业发展 [1] 低空产业体系构成 - 包含四大领域:航空装备域、新型基础设施域、平台域和应用域 [1] - 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普及率提升、管理体系建设等挑战 [1] 基础设施建设 - 需加快构建多层次起降网络,重点城市群优先布局智能化起降平台 [2] - 推进低空通信导航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区域实时动态监控 [2] - 强化地面保障能力,完善能源补给、维护维修等全链条服务 [2] 创新驱动发展 - 实施核心技术攻坚计划,重点突破动力系统瓶颈,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 [2] - 强化系统集成能力,推动整机制造、电子通信及运营服务深度融合 [2] - 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标准治理,对示范项目提供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环境 [2] 产业生态构建 - 支持各地培育链主企业和支撑企业,打造特色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2] - 探索低空制造、物流、旅游、农业等重点领域标杆应用场景 [2] - 加大低空制造产业园、服务产业园、运营保障产业园建设力度 [2] 国际竞争格局 - 低空经济竞争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综合考验 [3] - 需加速技术自主替代、建立规模应用优势,实现从产业跟随到规则引领的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