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苹果产区整体套袋情况较好
期货日报·2025-07-08 08:58

调研区域及方法 - 调研区域集中于陕西渭南、延安、咸阳及甘肃庆阳、平凉等苹果主产区,覆盖白水、洛川、富县、宜川、彬州、旬邑、庄浪、静宁等12个县市[1][2] - 采用分层抽样法,每个县市选取50-125个果园样本点,按套袋状态分为五类:偏多(增产>10%)、正常(±10%)、偏差(减产10-30%)、极差(减产30-50%)、近绝产(减产>50%)[2] - 陕西长武、黄陵、礼泉及甘肃泾川因样本量不足未纳入统计[2] 陕西省调研结果 白水县 - 嘎啦早熟品种套袋偏好,富士品种存在乡镇差异:林皋/可仙/尧禾/雷牙镇套袋修复良好,史官镇黄龙山附近较差但优于坐果期[3] - 套袋样本显示76.1%果园正常或偏多(70/92),23.9%偏差(22/92),较5月坐果调研的58.24%正常率(53/91)显著改善[3] - 富士树龄20年以上占比高,腐烂病普遍导致抗逆性差,花期延迟及授粉不足影响部分果园套袋[5] 洛川县 - 87.4%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76/87),12.6%偏差(11/87),显著优于5月坐果调研62.92%正常率(112/178)[6] - 石头镇遭冰雹影响质量致弃套袋,土基镇洼地套袋不均,槐柏/菩提/旧县镇整体良好[6][7] - 树势强+新果园(2-5年矮砧密植)占比高,果农通过留果/水溶肥等措施缓解4月大风高温影响[9] 富县 - 75.2%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94/125),22.4%偏差(28/125),2.4%极差(3/125),较5月坐果调研82.86%正常率(58/70)有所下滑[10] - 吉子现镇连续两年减产,其他乡镇回归正常年份水平但不及2024年大年产量[10][11] - 老果园树势弱且面临更新换代,导致套袋表现弱于坐果期[11] 宜川县 - 78.4%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40/51),21.6%偏差(11/51),与5月坐果调研78.7%正常率(48/61)基本持平[14] - 集义/秋林镇从2024年减产恢复至正常水平,云岩镇受冻害影响海拔1150米以上区域轻微减产[14] - 2025年总产量预计较2024年小幅增长[15] 黄陵县 - 矮砧密植幼树(10年以下)占比高,套袋质量稳定;20年以上老果园30-40%区域套袋显著偏低[16] - 预计产量较2024年增产,主因幼树进入盛果期释放产能[16] 彬州市/旬邑县 - 70.5%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43/61),24.5%偏差(15/61),4.9%极差(3/61),远优于5月坐果调研28.6%正常率(14/49)[17] - 张洪镇减产突出但实际好于坐果期数据,丈八寺/土桥镇属正常偏少年份[17] 甘肃省调研结果 庆阳市 - 93.4%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57/61),6.6%偏差(4/61),属正常年份[18] - 高楼镇套袋同比减少,赤城/白马铺镇分布不均,何家畔镇显著丰产[18] - 4月13日强对流天气致果袋脱落,或对最终产量产生二次影响[18] 平凉市 - 94.4%果园套袋正常或偏多(85/90),5.6%偏差(5/90),川地果园受沙尘低温影响套袋不足[19] - 静宁/庄浪2025年属正常年份,幼树增产或抵消部分减产,总产量预计与2024年相近[19] 核心结论 - 陕西多数地区(白水/洛川/宜川/旬邑)套袋情况优于坐果期,仅富县表现偏差[21] - 甘肃整体属正常年份,庆阳/平凉无丰产迹象,平凉幼树增产或抵消天气减产影响[22] - 4月大风高温天气导致西部产区果实大小不均、果锈率升高,质量成为后续关注焦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