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小银行积极补充资本满足监管要求
金融时报·2025-07-08 09:13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升温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52只"二永债",规模达8125.6亿元,同比增长3.4% [1] - 中小银行上半年发行33只"二永债",规模1545.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1] - 近期西安银行、四川银行、承德银行、稠州银行先后完成发行,规模分别为50亿元、66亿元、15亿元、25亿元 [1] 监管批复与发行动态 - 山西银行、成都银行、济宁银行获批发行资本工具,额度分别为95亿元、110亿元、30亿元 [2] - 兰州银行将于7月8日发行40亿元永续债,为7月首只商业银行永续债 [2] - 网商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永续债,是唯一发行过永续债的民营银行 [5] 资本充足率与补充动因 - 一季度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1.98%、12.96%,低于国有大行(17.79%)和股份行(13.71%) [3] - 中小银行数量占比达99%,但资本补充渠道有限,一级资本工具尤为稀缺 [3] - "二永债"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2][3] 资本补充渠道分类 - 内源补充主要依赖利润留存,用于核心一级资本 [3] - 外源补充包括IPO、配股、定增(核心一级资本),永续债、优先股(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 [3]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可通过间接入股或转股存款协议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中小银行发行障碍与替代方案 - 永续债发行受限于监管门槛高、市场认可度低、专业能力不足 [6] - 替代方案包括股东增资、二级资本债、利润留存、引入战投、地方政府支持 [6]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有望多元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