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2025-07-08 11:04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 - 伊春市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之称 [1] - 伊春市是东北虎、马鹿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被称为"北疆绿肺" [1] 伊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 完善战略规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五年规划 [2] - 实施"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党政企一体化森防"等行动,出台《伊春市红松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 [2] - 开展"清风行动""渔政亮剑"专项执法,查处危害重点保护物种的违法行为 [2] - 划定1.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建成23个自然保护地(面积67.1万公顷) [3] - 运用无人机、红外相机、AI技术构建覆盖气象/植被/动物的全域监测体系 [3] - 举办"伊春生态日""爱鸟周"活动,建立"社区共管""林长+志愿者"等群众参与机制 [4] 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启示 - 需推进系统化立法,制定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5] - 整合多部门职能,建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具体管理的协同机制 [6] - 开展跨区域保护合作,构建生态廊道,完善联合保护法律支撑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