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资产展现较强韧性 港股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0%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9.05%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8.68% 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靠前 [1]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展望 - 外资机构认为下半年"韧性"有望继续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特征 中国股市反弹来自于更好的基本面支撑 中国内地 印度和拉丁美洲市场浮现投资机遇 [2] - 科技创新领域备受机构关注 担心错过中国科技发展的情绪再次出现 中国在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高科技竞争中拥有独特优势 有望引领未来全球科技变革 [2] - 机器人+的投资时代已经来临 技术迭代突破 市场需求增长 政策扶持加码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 人形机器人可能是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大机遇 [2] 外资机构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分别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上调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现行政策框架旨在为经济托底 重视科技创新 稳健推进经济再平衡 [3] - 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 投资新兴市场的资金关注焦点已从印度转移至中国 中国科技股票值得投资者关注 [3] - 惠誉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自3.9%上修至4.2% [3] - 富达国际强调在全球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下 分散配置全球多元化资产变得日益重要 [3] 新兴市场投资机会 - 新兴市场股市估值相对偏低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 为股票市场提供支撑 带动整体新兴市场向好 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科技创新者 这一趋势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科技股的增长潜力 [4] - 美元贬值加上资金外流 将大幅改变美国资产在全球指数中所占的权重 投资者提前把握这一结构性趋势 或将能受益于全球投资组合的重新平衡 [4] 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主线 -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投资者重新考量中国股票前景 并将投资中国纳入考虑范畴 DeepSeek 人工智能领域其他公司以及电动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进步是这一现象的关键驱动因素 [5] - 伴随企业盈利改善 改革红利释放 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 建议投资者保持均衡配置 把握中国消费升级与高端制造的结构性机会 [5] 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 - 上证指数放量上涨 科技板块在前期震荡后再度活跃 公募基金普遍看好科技创新投资 产业进展对于科技成长行情的催化 具备产业趋势与盈利预期支撑的科技成长板块 仍是具有合力与赚钱效应的潜在方向 [6] - AI这类覆盖面较广的产业链 行情的启动仍待产业"爆点"催化 关注后续产业进展 [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国内外很多企业相继进入这一赛道 [6]
多家外资唱多中国资产,科技创新仍是投资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8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