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沪研发游戏视同国产,外企能更容易拿到版号吗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8 12:53

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上海市发布《若干措施》,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完善新动能培育政策、推动企业降本减负四个方面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 - 提出试点政策:外资游戏企业在沪研发的游戏产品可视同国产游戏,旨在吸引外资厂商设立研发团队 [1] - 202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1416个游戏版号,其中国产游戏1306款,进口游戏仅110款,国产版号获取机会显著更高 [1][6] 上海游戏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上海拥有育碧、EA、暴雪等外资游戏企业中国总部,但主要职能集中在发行、授权等环节,研发环节薄弱 [3] - 本地老牌企业(世纪华通、巨人网络)规模不及腾讯、网易,二次元厂商(米哈游、叠纸)多专注自有IP开发,缺乏对外合作案例 [4] - 外资厂商此前多选择与国内头部厂商(如网易、腾讯)合作研发手游(如《暗黑破坏神:不朽》《使命召唤手游》),上海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路径 [3][4] 外资游戏厂商在华需求与机遇 - 外资厂商渴望进入中国市场但面临版号限制,单机游戏领域因《黑神话:悟空》带动市场成熟,但缺乏版号限制品牌建设 [4] - 手游领域合作模式需向中国厂商分成且协同效率低,在沪设立研发团队可降低成本并利用本土人才优势 [5] - 当前海外企业裁员潮下,中国研发成本优势凸显,上海凭借外企总部集聚和试点政策有望获得最大产业红利 [5] 政策实施潜在问题 - 游戏上线需同时满足版号、ICP许可证、APP备案等要求,外企需取得相关资质 [2][7] - 知识产权管理可能冲突:海外公司集中管理知识产权,但国产版号要求国内著作权主体报审 [7] - 游戏若在海外已上线,即使国内研发仍需申请进口版号,影响政策实际效果 [6] 行业反馈与期待 -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需配合其他措施(如人才、知识产权管理)才能真正降低外企研发门槛 [2] - 外资厂商关注试点政策是否涵盖上海其他产业扶持措施,对试点方式和成果保持期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