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治理违建不能“走过场”
经济日报·2025-07-08 15:14

此外,也要补上治理的制度短板。第一道关口是"早发现",强化物业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监管力度,赋予 其必要的劝阻和上报职责,使其成为治理违建的"前哨"。第二道关口是"快处置",违建管理涉及规划、 住建、执法、法院等多部门,应推动建立违法建设信息数据库,打通各类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快 速查验、联合执法,提升应对复杂违建的处置效率。第三道关口是"制度预防",对存在违法建设的房 产,应严格限制其交易与登记,增强其"非法不利"的现实约束力。 小区违建看似只是多一堵墙、一座棚的问题,实质是对法治权威、公平秩序的考验。一处违建长期不 拆,破坏的是整个小区的规则共识和公共信任。只有依法依规、系统治理、多方共治,才能让违建无空 可钻。 (责任编辑:谭梦桐) 近段时间,住宅区内违建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社区违建不仅困扰居民,削弱法律权威,也在不断侵 蚀公共秩序。 相关问题凸显违建治理的三重困境:早期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处置执行难。许多违建"偷偷作业",一 经发现已近完工;法律程序环环相扣,走完流程往往需时数月;执行环节若遇阻力,还需执行法院裁定 等后续流程。当违法成本远低于其受益,法律震慑力便无从谈起。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责任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