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震荡下行,“外卖大战”暴露部分科技股“护城河”隐忧|记者观察
行业竞争格局 - 港股三大外卖巨头阿里巴巴(09988 HK)、美团(03690 HK)、京东集团(09618 HK)在恒生科技指数中合计权重超过20%,近期股价持续震荡下行[1] - 三公司在恒生科技指数权重分别为7 63%、7 33%和6 89%,排名第三至第五位[1] - 外卖业务面临拼多多和字节跳动等新进入者挑战,电商业务竞争加剧[1] - 京东4月加入外卖战局后,美团、淘宝闪购升级补贴力度,行业进入"即时零售+电商+服务"混战阶段[2] 企业经营动态 - 互联网巨头普遍提高对外卖骑手、消费者、商家的补贴力度,导致收入可能下滑并传导至股价[2] - 美团曾经历长期亏损后扭亏为盈,当前竞争可能导致外卖业务再次亏损[2] - 美团外卖持续扩充品类,其他业务渗透率提升对京东和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形成冲击[3] 投资逻辑演变 - "护城河"深度成为科技股投资关键指标,需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验证[1] - 短期业绩可能受耐用消费品补贴政策提振,但长期改善依赖行业竞争环境净化和AI技术应用[3] - 人工智能技术被寄望于降本增效,通过构建新生态或商业模式来强化企业护城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