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日印澳稀土联盟正式成立,中国修法反击,29年来首次大动作
搜狐财经·2025-07-08 15:59

稀土产业格局 - 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和72%的稀土产量由中国掌控,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24] - 中国通过AI驱动的冶炼工艺、国际并购和终端应用升级,建立30年的技术壁垒[24] - 美国F-35战机87%的稀土依赖中国,核潜艇和导弹系统同样高度依赖[6] 四国联盟动态 - 美日印澳成立"四方关键矿产倡议",目标实现供应链多元化[5][6] - 日本精密制造业依赖中国稀土,正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6] -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与中国续签数十年供货合同,技术环节仍依赖中国[10] 中国政策应对 - 新版《矿产资源法》从7章53条扩充至8章80条,核心为保障矿产资源安全[6] - 设立"战略性矿产目录",限制军工、航天、芯片等敏感领域交易[10] - 对钐、钆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进口国明确用途[12] 技术壁垒与挑战 - 稀土分离提纯技术复杂度高,仅中国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商业化生产[22] - 中国收紧稀土专家出境审批,外企需交出磁体配方换取技术[12] - 德国大众宝马提交全链路数据并开放生产线审查以获取出口许可[12] 产业链重建困境 - 四国需百亿美元启动资金,且每年持续投入,资金分摊存争议[20] - 美国《稀土战略储备法案》要求五年内建立17种稀土储备,暴露资源焦虑[22] - 稀土市场价格波动大,新建产业链面临技术替代和需求萎缩风险[22] 企业应对策略 - 通用福特稀土库存仅剩2-3周,面临生产中断危机[12] - 中国稀土集团高管调整为国际资源谈判实战派,强化商业竞争力[16] - 欧洲车企通过数据交换换取生存,德国生产线已恢复运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