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规模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24年末的3.1亿人增加到“十五五”期末的约4亿人 [1][3] - “十五五”时期(2025-2030年)是人口老龄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的五年,年均净增加老年人口1309万人,年均增长率加速至3.7% [3][4] - 2023年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从进入老龄社会到中度老龄化社会仅用23年,速度快于法国(115年)、瑞典(85年)等发达国家 [3] - 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从1.7亿人增至2.1亿人,占老年人口比重维持在57%左右 [4]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重点 - 规划将针对“十四五”期间未补足的战略短板,在理念、制度和产业政策方面有更大动作 [1] - 规划将做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重点包括更完备的顶层设计、更普惠的养老服务、更多数智化的智慧养老以及更大力度发展银发经济 [1] - 规划需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框架下,对老年人口新问题和新需求从理念、战略、政策、制度、国家工程等作出安排 [5] -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从更高层面着手,进行更大力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不限于养老服务 [7] 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万张,距离“十四五”900万张目标尚有差距 [6] - 养老服务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包括农村养老供给不足、护理人员短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有待加强 [6] - 农村老龄化水平为23.8%,比城镇(15.8%)高出8个百分点,但养老服务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 [6] - 养老服务改革将推动四个转变:服务对象向全体老年人拓展、内容向物质精神兼顾、要素保障向市场社会多方力量转变、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转变 [7] 社会保障与制度建设的压力 - 2020年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社会家庭以“养小为主”变为“养老为主”,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日渐加大 [8] - “十五五”期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收支压力会进一步加大,需重新改革完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8] - 医疗体系需从以单病种和急救期为主向适应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慢病管理等方向转变 [8] 发展机遇与窗口期 - 从现在到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9] - 低龄老龄化开启长寿机会窗口,6069岁低龄老年人约占全体老年人的56%,为渐进式延迟退休、老年人继续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9] - 发展银发经济可推动宏观经济稳中求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0] -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在银发经济和养老服务中的研发和应用 [10]
老龄化最快的“十五五”:3亿老年人将迎来哪些养老新变化|“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2025-07-08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