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之王”AIC牌照落地 银行系股权投资迎来小高潮
华尔街见闻·2025-07-08 21:23

银行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定位转变 - 银行业AIC的核心命题从化解母行不良资产转向股权投资[1] -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 2025年3月进一步扩大至所在省份[4] - 监管明确支持银行设立AIC并将表内资金股权投资上限由总资产4%提升至10%[4] 股份行加速布局AIC牌照 - 招行成为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后第三家持有AIC牌照的股份行[2] - 招银投资注册资金达150亿元 高于同业兴业投资和中信投资 仅次于工行AIC[8] - 2025年以来5家国有大行AIC旗下私募基金发行数量达34只 超越2018年以来历年水平[6][25] AIC业务模式演变 - 初始定位为债转股工具 2016-2023年业务严格限制在债转股及配套措施[14][15] - 2024年政策放宽后业务形态发展为三类:核心债转股、表内直投与表外业务[24] - 表内直投多采用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方式 双GP架构在地方合作中常见[25][26] 招行AIC战略布局 - 招银投资将整合招银国际团队及总行多个部门资源 采取内部竞聘形式搭建团队[13] - 招行通过招银国际已积累股权投资经验 2024年境外4个项目及境内4个项目成功IPO[10][11] - AIC设立旨在补足股权投资能力 发挥母行信贷资源协同效能[12][13] AIC行业现状与挑战 - 五大行AIC 2024年利润总额183.54亿元 占母行利润仅1.4% 但年复合增长率达57.93%[30] - 纯股权投资面临三大挑战:高资本消耗(风险权重1250%)、IPO退出难、专业能力短板[33][34][35] - 当前股权投资仍集中企业发展中后期 与政策"投早投小"导向存在偏差[35]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监管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考核机制 提高股权投资风险容忍度[31] - AIC有望在银行息差收窄背景下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需突破债性思维限制[30][32] - 地方产业基金、险资等合作方加入 提升资金杠杆效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