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向新力”指标再升级 六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构建梯度培育新格局
证券日报·2025-07-09 00:08

交易所发布专精特新主题指数 - 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于7月21日和6月30日发布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包括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和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1] - 指数发布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通过市场化手段筛选硬科技企业,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1] - 指数发布为国家战略转化为可投资标的提供工具,强化资本对关键技术攻关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A股科技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权重 [1] 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市场表现 - 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万余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2] - A股市场共有1347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核心行业 [2]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分别为36%、41%和43% [2] - 专精特新企业平均市值约67亿元,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研发强度10.4%,毛利率31.6%,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2] 专精特新指数特点 - 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样本合计市值和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47.7%和41.9%,平均研发强度21.2% [4] - 上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100只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 [4] -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从沪深北市场选取100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全体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支出和净利润覆盖率分别为33.0%、20.9%、28.8%和40.0% [4] - 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分别选取100只深市和创业板企业,总市值分别达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均超400亿元 [4]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6%,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0.4% [5] 指数发布的影响 - 指数发布将推动相关ETF落地,吸引公募基金快速布局,改善标的流动性 [8] - 入选指数企业可能迎来估值重塑,提升企业价值发现效率 [8] - 优化市场结构,引导长期投资,降低散户参与高技术门槛企业的风险 [8] - 短期影响是ETF等被动资金加速布局,预计入选企业平均市盈率将提升 [8] - 中长期影响是资源配置优化,引导资本流向"硬科技"企业,完善专精特新生态圈 [8] -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资金和资源向"隐形冠军"企业倾斜,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热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