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能持续共赢的才是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9 06:50
行业增长与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1] - 美团单日零售订单突破历史纪录达1.2亿单 [1] - 京东等三家平台入局后即时零售单量从8300万增至1.7亿,增长105% [1] - 机构预测淘宝闪购日峰值单量2026年6月或达1.3亿单,年GMV预计1.33万亿元 [1] 即时零售业态演进 - 即时零售从外卖升级为电商业态新阶段,打破外卖/电商/近场/远场/线上/线下边界 [2] - 行业竞争核心转向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商业革新,平台深入社区实现供需匹配 [2] - 城市密度提升、冷链技术突破、县域物流发达及家庭小型化推动业态成熟 [2] 平台能力与生态建设 - 终局赢家需具备极致匹配效率、优质供给、合理价格、完善履约的可持续模式 [3] - 即时零售倒逼上游制造向柔性精准供给转型,推动算法持续优化创新 [3] - 行业从商品到家延伸至服务到家,为扩大服务消费战略提供实践样本 [3] 技术创新与战略协同 - 电商收入为云计算、AI等前沿科技提供资金保障,模式创新为技术竞争争取缓冲期 [4] - 阿里/美团/京东等平台当前进化动力源于历史技术积累(如双11倒逼云服务创新) [4] - 中国消费互联网30年创新路径:PC→移动→社交/内容/直播→即时零售 [4] 宏观经济影响 - 即时零售激活被抑制需求,拓展消费频次与广度(生鲜/药品/电子产品等) [3][5] - 电商零售活跃度印证消费互联网创新持续性,行业格局仍处动态演变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