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土绿化重在提质兴业利民
经济日报·2025-07-09 09:02

国土绿化政策方向 -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1] - 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土绿化要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兴业"(壮大林草产业)、"利民"(拓展就业增收)三大方向[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1.6亿亩,2024年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25%,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1] 城乡绿化实施进展 - 2024年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00余个,创新"云端植树""码上尽责"等参与形式[2] - 城乡绿化建设中2024年新建"口袋公园"6200余个,城市绿道7300余公里,国家森林城市达212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5平方米[2] 林权改革与产业发展 - 2024年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220个,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3] - 林草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70%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较全球平均水平低7.74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1/3[4] - 产业面临同质化严重(旅游观光为主)、精深加工不足、财政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等挑战[4] 高质量发展路径 - "提质"方面:通过林分改造、沃土保育等措施建立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推行草原休养生息[5] - "兴业"方面: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培育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推动"生态+互联网+"模式[5][6] - "利民"方面: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发展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惠民产业,拓展义务植树参与形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