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毕生实践只为兑现一句承诺
科技日报·2025-07-09 09:22

行业技术发展 -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检测异常并告警的重要措施,被称为电网的"保护神",新中国初期该领域人才极度缺乏[2] - 1955年四川狮子滩水电站因35kV短线路缺乏继电保护装置面临发电难题,当时短线路保护属于世界性技术难题[2] - 贺家李团队历时一年半攻克方向纵差保护原理,自制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性能优于苏联同类产品[3] - 1964年提出首条330kV超高压线路相差高频保护改进方案,1975年发明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 - 2009年研发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特高压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应用于我国首条1000kV特高压线路[3]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1948年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电机系毕业生贺家李成为国内首批5位继电保护专业学者之一[2] - 1997年天津大学成立"电力研究与培训中心",贺家李亲自编写教材并授课,为华北电网培训2000余名技术人员[4] - 贺家李将大部分讲课收入捐设"北洋励学金"资助贫困学子,强调"继电保护是电网免疫系统,人才是学科造血细胞"[3][4] - 90年代起推动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继电保护融合,要求技术人员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行业变革[4] 行业应用与里程碑 - 贺家李团队研发的方向纵差保护装置保障了新中国首个梯级开发水电站狮子滩按时投运发电[3] - 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技术成为行业重要突破,获得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3] - 特高压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1000kV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取得关键进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