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程序化交易新规落地
经济日报·2025-07-09 10:29

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实施 - 沪深北3家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重点规范高频量化交易行为 [1] - A股程序化交易规模近年年均增长超30% 部分机构利用技术优势制造"时间套利" 加剧中小投资者信息劣势和流动性错配风险 [1] - 新规通过账户申报、技术核查、异常交易处置三重机制 首次将程序化交易纳入穿透式监管 填补制度空白 [1] 程序化交易与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 程序化交易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 包括自动选择证券和时机、执行算法交易等 [2]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或全日申报/撤单≥20000笔 [2] - 细则明确禁止"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异常交易行为 [2] 监管措施与市场影响 - 要求高频交易者提前备案并披露策略逻辑 压缩"黑箱操作"空间 禁止"幌骗""拉锯"等操纵行为 [1] - 针对程序化交易在多只股票上的小幅拉抬打压行为 设置新监管指标以减少对个股流动性和价格的冲击 [3] - 对单家机构管理的所有产品集中同向交易行为实施合并监管 防范加剧市场波动风险 [3] 投资者义务与费用调节机制 - 高频交易投资者需额外报告系统服务器位置、测试报告和应急方案等信息 未落实要求将从严监管 [3] - 研究对高频交易收取更高流量费、撤单费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降低交易频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