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戳破智元机器人借壳“幻想”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9 14:26

交易方案 - 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收购上纬新材66 99%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 实控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1] - 交易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受让29 99%股份 其中智元恒岳受让24 99% 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 转让价格均为7 78元/股 总价款9 41亿元 [2] - 第二步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37%股份 要约价7 78元/股 预计花费11 59亿元 累计耗资达21亿元 [4] - 协议转让后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放弃全部表决权 使智元恒岳仅凭29 99%股权即取得实际控制权 [3] 借壳上市可能性 - 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借壳上纬新材成为"具身智能第一股" 但专业分析认为当前方案并非最优借壳路径 借壳条件尚不成熟 [1][2]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未满《科创板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的持续经营3年以上条件 不符合重组上市基本要求 [8][9] - 具身智能企业商业化程度低 难以满足重组上市要求的财务指标(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年收入≥3亿元+三年现金流≥1亿元) [10] - 历史数据显示并购估值显著低于IPO估值 2022-2024年重大资产收购标的平均市盈率仅13-16倍 远低于科创板IPO平均市盈率(2023年89 83倍 2024年36 76倍) [11] 市场反应与风险 - 公告后上纬新材股价20%涨停 逾225万手买单封板 部分投资者预期公司市值将从40亿元向智元机器人150亿元估值靠拢 预测至少7个涨停板 [1][5] - 智元机器人股东阵容强大 包括红杉中国 M31资本 上汽投资等机构 但各股东对并购估值可能难以达成一致 [11][12] - 类似案例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估值210亿元)最终失败 显示复杂并购存在环境变化 中小股东反对等风险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