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盈利困境与商业模式探索 - 公司尽管技术被整合进微软Azure生态,但在直接收入扩张上面临困境,尤其在广告行业客户群体中[2] - 通过微软合作,广告代理公司无需直接签约OpenAI即可使用其工具,但无法获得企业级特权服务[4] - 公司商业用户突破300万,年经常性收入从55亿美元翻倍至100亿美元,但2024年亏损近50亿美元[8] 广告行业的合作矛盾与选择 - 公司要求广告代理公司支付高达百万美元预付款以换取优先技术权限,但多数因微软现有协议而却步[3] - 独立广告公司LERMA等少数案例选择直接签约ChatGPT Enterprise,获得Sora、DALL·E等深度工具[3] - 广告代理公司通过微软生态可访问OpenAI工具,但缺乏实时培训、自定义部署等企业级服务[4] AI搜索对广告行业的颠覆性影响 - ChatGPT等工具被35.8%美国用户频繁使用,58%消费者用AI工具取代传统搜索引擎[6] - 广告公司设立AI搜索团队,开发工具评估创作者内容对AI搜索结果的影响,并尝试通过llms.txt向模型传递品牌价值[7] - 公司每周活跃用户超5亿,但付费订阅者不足4%,免费流量成为潜在注意力资产[7] OpenAI的产品重塑与计费模式转型 - 公司推出ChatGPT Enterprise、Team等订阅模式,但ChatGPT Pro每月200美元订阅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8] - 企业订阅产品从按座位收费转向按使用量计算的"点数制"模式,更贴近云计算计费逻辑[8] 广告行业的策略转型与未来方向 - 广告代理公司使命可能从"投放媒介"变为"训练算法",从"优化Google"转向"影响ChatGPT"[9] - 公司正在重新定义品牌如何被"看见"和"推荐",广告行业站在商业模式转型的十字路口[9]
ChatGPT背后的商业博弈:OpenAI的盈利挑战与广告业的拉锯战
经济观察报·2025-07-09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