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问题 - 月子中心行业近年来伴随母婴消费升级曾一度疯狂扩张,但普遍深陷亏损、倒闭的泥潭 [1]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不足百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近300亿元,但年增速从81.5%降至7.5%,行业从爆发期转向成熟期 [8] - 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题,企业为降低成本会减少必要投资,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增加"跑路"风险 [1] - 行业管理滞后、服务监管薄弱等问题逐渐暴露,投诉热点包括机构突然"跑路"、不公平格式条款、服务与承诺不符等 [8] 公司案例:积木枝芽月子中心 - 积木枝芽月子中心已停止所有服务,相关负责人基本失联,拖欠消费者、月嫂及产康师等多方欠款 [1] - 公司采用预付费模式,消费者需支付30%预付款和入住当日交齐尾款,但服务停摆后未履行退款承诺 [2] - 母公司成都创居积木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在2024年5月20日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412万元 [5] - 公司在北京和成都的多个门店已闭店,北京地区维权群有60余名成员,成都消费者被安置至其他月子中心但退款无进展 [2] 行业经营模式与成本结构 - 行业普遍采取与高端酒店或公寓合作的形式,提供月嫂、护士查房、产康及月子餐等服务 [6] - 北京市场28天月子套餐价格区间为6万-50万元,不同房型是影响价格的主因 [6] - 以圣贝拉为例,2022-2024年租赁及相关成本分别为1.23亿元、1.26亿元及1.94亿元,占销售成本总额37.2%、35.4%及36.7% [7] - 专业护理团队人力成本分别为1.09亿元、1.22亿元及1.77亿元,投入巨大但盈利能力未提升 [7] 行业竞争格局 - 圣贝拉近期登陆港交所,门店数量达96家,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4.8亿元 [6] - "月子中心第一股"爱帝宫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扩大65.68%,今年初停牌至今未复牌 [6] - 圣贝拉自2024年6月底取消8.8折预订优惠,未来将不再打折 [7] 法律与商业模式风险 - 行业普遍采用预付费模式存在资金安全风险,企业经营不善时消费者预付款项难保障 [8] - 预付费模式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容易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而难以维权 [8] - 经营者明知无法提供服务仍收取费用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 [8]
积木枝芽关店失联 月子中心乱象丛生
北京商报·2025-07-09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