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抢配科创债ETF成分券,机构提示"超买"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9 18:40
科创债ETF市场发展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7月2日获批并于7月7日全部完成募集,推动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 [1] - 科创债ETF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高效投资工具,具有低费率、高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优势 [1] - 科创债ETF的推出源于政策支持、产业趋势和资金配置需求三重因素,特别是AI等科技赛道处于技术突破期 [2] 科创债市场现状 - 科创债发行主体以银行、券商和大型央国企为主,信用评级较高,中证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均精选AAA评级券种 [3]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中有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覆盖沪市670只和深市146只AAA科创债,余额达10570亿元 [4] - 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收益率多集中于1.7%-2%区间,收益在2.4%以上的成分券较少 [7] 机构投资行为 - 机构资金早在5-6月就提前抢配科创债指数成分券,带动收益率快速下行 [2][5] - 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低估值成交次数明显增加,7月6日当周较6月22日当周增长30次 [6] - 5月中旬至6月底,基准做市和非基准做市科创债指数成分券超额利差分别平均压缩约8BP和6BP [6] 市场风险与展望 - 个别"大热门"科创债成分券成交过热,已显现出"超买"风险,成交收益率低于估值 [8] - 科创债ETF上市后成分券估值可能仍有压缩空间,但再参与意义有限 [9] - 建议配置盘避开过度拥挤的指数成分券,投资者应理性对待科创债ET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