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各地活力更充沛,破立并举发展区域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9 20:14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 - "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四大特点:功能定位更清晰、优势互补更有效、联动共治更紧密、活力更充沛,推动形成国际竞争力区域高地 [1]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引擎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长三角定位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原油产量占全国21%,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自主化 [2] - 海南自贸港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31.3%、32.3%,5年实际使用外资超建省头32年总和 [2] 东西部优势互补 -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70%,实现治沙与增收统一 [3] - 东部地区技术资金优势与西部资源禀赋结合,但部分算力中心仍存在区域协同不足问题 [3][4] - 中部地区6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和高铁主通道途经,形成18个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4] 区域联动与产业协同 - 长江经济带化工围江问题基本解决,黄河沿线完成造林2亿亩,修复草原2.31亿亩 [4] - 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3/5、1/3、1/3,从"硬联通"向"软协同"迈进 [4][5] -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高效,横琴澳门居民超2.7万人,河套深圳园区聚集440家科技企业和200个科研项目 [5] 长三角一体化进展 - 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一天通勤",企业跨省投资建厂常态化 [5] - 一体化发展需突破行政壁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