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现状与挑战 - 7月电煤需求旺季但价格仍低位徘徊,CECI曹妃甸指数5500千卡/千克报622元/吨,较年初下降151元,年内降幅约19%,处于近四年低位 [1]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3.16万亿元同比下降11.1%,利润总额6046.4亿元同比下降22.2%,行业亏损面达42% [3] - 新能源装机首超煤电形成长期冲击,叠加减碳压力倒逼行业转型 [1] 煤价下行对产业链影响 - 煤价下行导致煤炭企业利润承压,煤电企业盈利改善,5500/5000/4500千卡煤种价格较年初均下降超百元/吨 [2] - 动力煤长协价与现货价倒挂,高库存企业降价促销加剧局部踩踏 [3][4] - 夏季用电高峰带动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但煤价反弹动力不足 [2][3] 煤炭企业应对策略 - 晋能控股等企业通过降本增效、稳产减产等19条措施自救,但行业自律作用有限 [5] - 煤电联营模式受关注,淮河能源116.94亿元收购电力集团股权,火电装机从351万千瓦增至961万千瓦 [6] - 行业呼吁外力干预集体减产,若煤价跌破绿色区间可能触发政策调控 [5] 火电行业转型动态 - 低煤价改善火电企业经营状况,"三改联动"和煤电升级行动加速推进 [1][9] - "十四五"新核准煤电装机2.89亿千瓦为"十三五"近2倍,西部风光大基地配套煤电项目增加 [8] - 大型煤电机组低负荷运行面临效率下降、碳排放增加等问题,需提升灵活调节能力 [9] 电力市场机制建设 - 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不完善,制约煤电多维度价值体现 [1][10] - 政策推动新一代煤电战略布局,要求提升清洁降碳、智能运行水平 [9] - 火电企业改造投入面临收益测算模糊问题,需政策进一步明确导向 [10]
煤价持续低位徘徊,煤炭、火电企业何以应对︱晨读能源
第一财经·2025-07-09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