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收购稳定夏粮市场
经济日报·2025-07-10 05:44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核心作用 - 政策通过托市收购为夏粮市场注入稳定力量,新季小麦收购总量超5000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占比不足4%但发挥"四两拨千斤"调控作用 [1] - 时隔5年再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以政策底价明确市场波动下限,防止价格持续走低引发恐慌性抛售和恶意压价 [1] - 河南、安徽、河北等主产区启动政策后,小麦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政策对农户和市场的影响 - 通过价格锚定机制增强小农户议价能力,当经营主体报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农户可选择政策性收购渠道 [2] - 形成"托市底价+市场溢价"模式,各级储备企业以最低收购价为基准开展轮换收购 [2] - 政策设定明确质量标准,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9元,二等1.21元,一等1.23元,每级差价0.02元 [3] 2024年政策机制创新 - 将价格调整周期从"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缓解农户对价格波动的焦虑并提供稳定种植收益预期 [4] - 新机制压缩投机资本炒作空间,降低市场套利机会,同时保留应急调整程序应对农资价格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况 [4] - 标志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从短期调控向中长期制度保障转变 [4] 政策与市场化协同关系 - 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政策性收购为辅的格局,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5] - 最低收购价托底不封顶,强筋麦、有机麦等通过市场化收购可获得更高溢价 [5] - 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保障农民收益与维护市场效率统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