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细节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药品和半导体等高需求行业征收高达200%的进口关税 [1] - 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商品将面临25%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高达40%,涵盖电子产品、服装等大量日常消费品 [1] - 与美国拥有贸易顺差的英国关税仅为10%,中国基础关税设定为10%,但24%的部分获得90天的缓冲期 [1] - 越南的关税为20%,其转口贸易关税则高达40%,柬埔寨的关税率则为36% [1] - 特朗普计划将铜的关税提高到50%,但具体实施日期尚未公布 [1] 行业影响 - 制药行业关税不会立即生效,以给予企业搬迁缓冲期,但进口药品价格将翻三倍甚至更多 [2] - 经济学家估算,高关税可能导致医疗费用上涨九倍,甚至引发物价螺旋式上涨 [2] - 消费者预计明年医疗保健价格上涨9.3%,大学教育费用上涨9.1%,租金上涨9.1%,核心通胀项目如食品预计上涨5.5% [5] - 企业高管在财报中抱怨库存成本高涨,暗示终端价格上调蓄势待发 [5] - 企业订单增加四成,预示着未来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11] 中美贸易动态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将在未来几周与中国官员会面,推动贸易磋商 [7] - 代表团计划下个月访华讨论贸易问题,成员包括贝森特、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7] - 中国代表在之前的会议中强硬要求削减关税,而美国则侧重于获取稀土资源 [7] - 稀土是中国拥有的战略资源,美国国防和高科技产业对其进口供应高度依赖 [9] - 中国占全球稀土供应量的70%以上,而美国库存已告急 [9] 经济数据与预测 - 纽约联储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已降至3.02%,回落至年初水平 [1] - 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已降至3.02%,回到了1月份关税战爆发前的水平,三年期和五年期预期也分别稳定在3%和2.6% [4] - 白宫高级顾问Stephen Miran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通胀再抬头的可能性极低,并指出部分商品价格暂时下降,汽油涨幅预测也降至4.2% [4] - 经济学家强调关税的影响通常滞后数月,实际通胀压力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显现 [5] - 美联储官员表示,高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使通胀前景模糊,降息可能适得其反,推高物价 [5] 企业反应与市场动态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声称关税将吸引工厂回流美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 -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是降息的最大障碍 [5] - 投资者抛售债券反映了市场对通胀回升的焦虑,企业则推迟扩张计划,等待政策明朗 [5] - 特朗普最新的推文吹捧关税的成就,宣称新投资涌入美国汽车产业,但分析师指出这些投资大多是口头承诺,实际建设进展缓慢 [11] - 《华尔街日报》报道企业裁员现象增多,关税重压下小企业生存艰难 [11]
中美关税最新消息!纽约联却在通胀已回落,川普反手加征200%关税
搜狐财经·2025-07-10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