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忘掉Manus的华人背景
虎嗅·2025-07-10 07:36

公司动态 - Manus裁撤中国区业务,120人团队中保留40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其余员工被裁[1] - 公司回应称调整基于经营效率考量,将专注核心业务发展[2] - 官网Manus.im无法在国内访问,此前备案网址Manus.cn也已失效[10] - 公司将全球总部迁至新加坡,新加坡公司"Butterfly Effect"前年8月已注册成立[16] - 官网显示公司在新加坡、东京及加利福尼亚设有办事处,未提及中国办公室[18] 市场定位 - 公司从一开始就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研发团队虽在中国但宣传重心在海外[2][3] - 国内社交媒体账号基本未运营,但在TikTok和YouTube上发布大量内容[4][5] - 创始团队更多时间在海外活动,与国外开发者及科技大佬交流[7][8] - 线下活动和核心用户招募均集中在海外地区[9] - 公司被质疑借助国产AI情绪获取关注,实际是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20] 产品与商业模式 - 产品采用三档付费会员制,价格分别为19/39/199美元每月[15] - 部分功能基于海外模型底座,与通义千问的合作进展不明[11] - 海外AI付费生态更成熟,ChatGPT年营收有望达127亿美元,而国内产品被迫取消付费[13] - 类似产品Perplexity AI年化收入已突破1亿美元[14] 行业趋势 - AI创业者更早开始全球化转型,面临地缘政治、资金和算力等限制[22] - 多家中国AI创业公司将总部设在海外,强调全球化背景[21] - 投资人认为AI应用创业天生具有全球化属性,以全球用户为目标能提升产品上限[21] - 移动互联网时代仅字节跳动实现真正全球化,AI时代更多创业者从开始就立志全球化[21] 融资情况 - 母公司蝴蝶效应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近5亿美元[23] - 该轮融资由硅谷风投Benchmark领投,正接受美国财政部审查[23] - 早期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