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息高返”或成历史 汽车金融迈入调整深水区
中国青年报·2025-07-10 08:58

汽车金融政策调整 - 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通知和自律公约,要求整改汽车贷款业务中的"高息高返"现象,包括重庆、四川、河南、福建等地 [1][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提出"三禁"原则,禁止银行通过返点变相补贴经销商,禁止捆绑销售,禁止模糊实际利率 [3] - 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实施自律公约,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4] 市场反应与变化 - 4S店逐步撤下"零利率""厂家贴息"等宣传标语,贷款优惠活动减少,利率从2.99%上涨至4.5%以上 [1] - 林肯、奔驰等品牌4S店销售顾问表示贷款优惠活动即将停止,合作银行数量大幅减少 [2] - 豪华品牌4S店金融返点曾占总利润35%以上,单月最高返佣达80万元,但这一模式正在退出市场 [2] "高息高返"模式的影响 - "高息高返"模式通过银行返佣给经销商,经销商再补贴消费者,形成"一举三得"的短期利益链条 [3] - 该模式导致市场乱象,包括诱导客户虚报资料、银行利息收入减少、信用风险增加等问题 [5] - 银行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面临调整,未来可能转向提高审批效率、增值服务等差异化竞争手段 [6] 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应对 - 河南省内多家银行发布声明,划定车贷利率上限,年化利率不超过6%,信用卡分期费率不超过16% [6] -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通过升级产品体系、打造全链条金融服务等方式探索新业务模式 [7] - 非银机构如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可能凭借审批灵活、产品多元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7] 经销商与销售端的影响 - "高息高返"暂停将减少经销商收入和利润率,加剧库存压力和价格竞争 [8] - 汽车销售人员面临业绩压力,贷款提成收入减少,需更依赖其他附加产品销售 [8] - 长期来看,经销商需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以吸引理性购车客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