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维智联IPO:盈利难、份额低,智能座舱故事难讲
新浪财经·2025-07-10 10:24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七年,累计交付1590万套软件方案和155万套软硬件产品,位列国内行业前十 [5] - 2024年在中国1300亿元智能座舱市场中仅占0.1%份额,行业前三市占率分别为5.7%、4.5%、1.4%,体量是其十几至近60倍 [6][7] - 客户覆盖中国前十大车企,2024年12款最畅销车型采用其产品,包括小鹏MONA M03等热门车型 [5] 财务表现 - 营收连续三年停滞:2022年5.39亿元、2023年4.77亿元、2024年4.79亿元,与同行博泰车联网同期营收翻倍(12.18亿→25.57亿)形成反差 [8] - 经调整净亏损三年扩大超十倍:2022年1359万元→2024年1.33亿元,2024年单年亏损达3.78亿元 [14] - 研发费用率高达43.8%(2024年2.09亿元),是对手博泰(8.1%)的五倍以上 [16] 业务结构 - 收入构成:软件解决方案占比从2022年30.3%提升至2024年50.8%(2.43亿元),但毛利率从63%降至46%;软硬一体化业务收入从3.74亿元萎缩至2.35亿元(-37%),毛利率压缩至11.6% [10][11][12] - 车企"重软轻硬"策略导致利润挤压:软件因数据入口价值受青睐但授权费下降,硬件受价格战冲击更严重 [12][13] 产业链挑战 - 下游压价:车企将自动泊车等功能下放至15万级车型,域控制器等硬件成为压价"重灾区" [13] - 上游制约:2024年芯片等原材料采购成本1.82亿元,车规级芯片占域控制器成本20%-35%,高端方案依赖高通/联发科,低端方案依赖股东杰发科技 [19][20] - 中游竞争:行业高度碎片化(无企业市占率超6%),德赛西威等巨头降价打击(舱驾一体方案下沉至5万级车型),技术同质化导致差异化难度加大 [4][23][24] 客户与股东依赖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0%(2024年92.2%),其中控股股东四维图新独占47.8%(2.3亿元) [26] - 股东资源(四维图新地图技术、滴滴出行数据)提供初始订单但削弱独立拓展能力,利润空间受股东谈判压制 [27][28] 战略方向 - IPO首要目标为募资建厂,试图摆脱外包生产模式以控制成本,但当前现金不足9000万元且负债3.79亿元 [18][22][29] - 押注软件业务增长与舱泊一体方案(15万以下车型不涨价),以价格换市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