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物的鲜艳色彩都是从哪来的?
虎嗅·2025-07-10 13:13

食品色素行业概述 - 视觉要素"色"在中华饮食文化三重感官评判标准中居首,与现代心理学结论一致[5] - 心理学实验表明相同食物外观更好看时消费者味觉体验显著提升,颜色偏淡或外形不整洁会被评为"不新鲜"[6] - 现代食品工业中色素不仅用于装饰,更作为味觉引导语言(如草莓味糖果用红色)[7] 合成与天然色素分类 - 中国允许使用11种合成色素(柠檬黄、喹啉黄等)和数十种天然色素(茶黄色素、二氧化钛等)[8][9][10] - 二氧化钛(编号171)含10%-50%纳米级颗粒,欧洲2022年8月起禁用但英国仍允许使用[14][15] - 2022年美国消费者起诉玛氏公司彩虹糖二氧化钛含量超标,但符合FDA干重1%以下标准[13] 天然蓝色色素突破 - 2021年科学家从紫甘蓝中分离出仅占5%含量的P2花青素,通过酶促转化实现天然蓝色色素量产[19][20][21] - 该技术需对特殊酶进行定向改造,已能稳定制备亮蓝和绿色着色剂[25] 结构色技术应用 - 瑞士ETH团队开发无添加剂虹彩巧克力,利用表面纳米结构产生结构色(类似蝴蝶翅膀光学效应)[28] - 日本企业将结构色技术应用于"Morphotex"织物,完全无需染料[29] 可食用装饰材料监管 - 美国FDA允许使用含糖/阿拉伯树胶/云母基珠光颜料的可食用闪光剂,但需明确标注成分[32] - 中国禁止金箔用于食品生产,所有装饰材料必须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清单[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