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资本赋能 - 2015年"44号文"将新药定义从"中国新"升级为"全球新",开启医药创新新纪元 [1] - 2018年港交所18A新规和2019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为创新药企打通全周期资本通道 [1] - 政策与资本双重赋能下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海归Biotech锋芒毕露,传统药企加速创新转型,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 [1] 行业发展现状 - 2015-2024年我国全球首次获批创新药数量从3个激增至39个,增长12倍,全球排名从第3升至第2 [4] - 2025年1-5月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 [5] - 泽布替尼2024年美国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5] 政策支持体系 - 2024年7月国务院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强化全链条政策保障 [5] - 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5方面16条措施 [7] - 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大:北京设立200亿基金,上海设立225亿基金支持新药研发 [6] 政策创新亮点 - 医保数据应用于研发实践,允许企业上市申请时与医保部门提前对接 [7] - 建立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双目录"并行机制,形成差异化互补 [7] - 创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时间从5年压缩至1年,80%创新药可在上市2年内实现医保覆盖 [8] 行业挑战 - 创新药价值认可度与国际水平存在落差,国家谈判药品落地进院有阻碍 [2] - 创新靶点同质化竞争加剧,治疗领域布局相对集中 [6]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收入9700多亿元但赔付率不足50%,支付潜力待挖掘 [10] 创新发展成果 - 2024年一类新药获批48种,2025年上半年已达40种 [9] - 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较其他药品高出16个百分点 [9] - 2024年近80%一类新药通过简易续约维持原价 [9]
从“中国新”到“全球新”:政策全链条如何重构创新药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0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