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出海波折不断,光伏、储能或迎来命运“分水岭”
钛媒体APP·2025-07-10 18:06

光伏与储能行业出海分化 - 光伏和储能被视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两大"急先锋",但储能行业发展速度更快、演变更迅速 [2] - 2023年以来受美国关税政策、"大而美"法案等外部环境影响,两大行业出海路径出现明显分化 [3] 美国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冲击 - "大而美"法案将户用光伏补贴截止时间从原定的2035年提前至2024年12月31日,工商业及集中式电站补贴提前至2028年前结束 [4] - 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投资超20亿美元建设逾20GW年产能的工厂,但仅少数产能获得IRA补贴 [6]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应对政策风险,但特朗普政府可能进一步收紧对中国工厂的补贴资格 [6] 储能行业的政策优势 - 储能税收抵免退坡期被延长至2033-2036年,补贴发放节奏较原计划放缓 [7] - 美国计划新增10亿美元电网建设拨款,明确支持长时储能和微电网储能项目 [7] - 美国本土储能产业链不健全,中国制造商通过产品出口和建厂抢占政策窗口期 [7] 关税与贸易限制影响 - 美国重启"对等关税",东南亚四国光伏"双反"终裁导致中国企业的转口贸易路径受阻 [8] - 中国1-5月组件对美出口额排名30名开外,但美国市场组件售价达2元/W,是中国市场的3-4倍 [9] - 隆基绿能转向印尼建厂,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针对"转运"产品出台新限制 [10] 行业基本面对比 - 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跌至0.68元/W,低于一体化成本价,企业陷入亏损 [9] - 储能产业因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维持较好基本面,未出现巨额亏损 [11] - 机构预测特朗普2.0任期中近半时间可能成为储能发展机遇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