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演进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6大举措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包括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演进呈现阶梯式升级: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升级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025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低价竞争 [2] - PPI已环比32个月负增长,仅次于2012-2016年供给侧改革前的情况,显示"反内卷"政策必要性 [2] 宏观经济影响 - "内卷"导致企业非理性降价,形成"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螺旋反馈 [2] - 综合治理"内卷"是打破通胀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回归上升螺旋的必要举措 [2] - 内卷环境下企业压缩成本导致研发支出下降、商品服务质量降低,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 [3] 行业影响与破局路径 新能源行业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政策组合拳包括设定研发强度门槛、头部企业联合减产30%、设定组件最低限价 [4] - 技术迭代成为破局关键,钙钛矿叠层、BC电池(效率27.4%)等高端技术推动差异化竞争 [4] - 新能源汽车政策引导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合,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成为新赛道 [4] 传统周期行业 - 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1%,尾部企业现金流濒临断裂 [5] - 水泥建材产能利用率仅50%,但区域整合加速推进 [5] 消费制造业 - 生猪养殖调减能繁母猪100万头,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降低养殖成本,弱化"猪周期"波动 [5] 股市影响与投资机会 - 当前股市反内卷行情处于政策预期驱动阶段,参照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将经历三阶段:政策预期驱动、产能出清验证、盈利弹性释放 [6][7] - 权益资产配置需紧扣供给侧优化、技术壁垒提升、增量市场开拓三大逻辑 [7] - 供给侧优化聚焦产能出清充分的周期与制造龙头(水泥、钢铁、建材、锂电、风电) [7] - 技术壁垒提升押注技术迭代驱动的差异化竞争(光伏、新能源汽车) [7] - 增量市场开拓关注品牌出海(家电、新能源汽车) [7] - 行情高度将由供给侧的收缩力度与技术迭代的速度共同决定 [7]
“反内卷”升级下,股市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2025-07-10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