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费率改革两周年:累计减费约245亿,从“规模竞赛”到“回报突围”
第一财经·2025-07-10 20:41
公募基金降费潮 - 7月以来多家头部机构如易方达、工银瑞信、国泰等宣布调降旗下固收、权益、货币等多品类基金费率 [1][2] - 易方达中债新综合托管费从0.1%降至0.05%,工银价值精选管理费从1.2%降至0.8%,国泰农惠定期开放管理费从0.4%降至0.3% [2] - 7月以来至少有10只产品实施降费,降费范围从主动权益类扩展至指数型、固收类、QDII及货币型基金 [3] 费率改革成效 - 改革两年间近4300只基金实施降费,占存量产品四成以上 [1] - 行业四大核心费用指标缩水244.67亿元,降幅达11.33%,其中管理费用减少202.86亿元,降幅14.01% [1][5] - 管理费年费率≤0.15%的产品达1052只,托管费年费率≤0.05%的产品达2187只 [3] 行业生态转型 - 费率改革推动行业从"规模为王"向"业绩说话"转变 [1] - 部分公司调整调研投入和方式,压缩差旅费用成为常态 [6] - 多家公司调整考核机制,纳入"客户持有期"、"复购率"等指标 [7] 创新探索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已结募24只,合计募集226.8亿元,第二批11只产品已上报 [7] - 部分公司建立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的长期考核机制,纳入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等指标 [7] - 行业尝试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优化基金经理薪酬及考核评价体系 [7]